Vol.042 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切都需要被重新定义

【点击查看】如何正确使用求知行囊阅览室

内容不断更新,建议购买会员永久查看

zhuce.jpg

第一,不要让别人决定自己是谁;

第二,不要让环境决定自己是谁;

第三,终究要让自己决定4自己是谁;觉察当下,活出健康。

——《正念之身》

《正念之身》。这本书的副标题「觉察当下,活出健康」分享正念思维对身心健康的潜在力量。

作者艾伦·兰格,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被尊称为「正念之母」。

她在书中讨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实验——「逆时针研究」,其中透过「逆龄环境」,证明年长者的身体状况可以因为心态的改变而明显改善。

实验中,兰格教授将一群年长男性置于模拟20年前环境的场所,并将他们分成两组:一组只是怀念过去,另一组则要求假装回到年轻时代,甚至言行和思想都要回到当年状态。结果发现,后者在视力、听力、体力甚至外貌上都有显著改善,这说明心理对身体的巨大影响。兰格的研究挑战了「年龄等于衰老」的观念,她主张只要心态年轻,身体也会随之受益。

书中提出了一个关键理念:身体的健康控制权应该掌握在个人手中,而非受外界影响。

暂时无法在飞书文档外展示此内容

书中概念整理成三大原则:

第一,不要让别人决定自己是谁。

引用梭罗的一句话「任何傻子都能定出规则,只有笨蛋才会在意」,感触良多。回顾了自己从小因老师的评语而受到影响,并与听众分享了小学时的一次美术课经历。

当时老师的否定性评价让他对画画失去了信心,直到五年级的一位老师给予肯定,才让他重新找回自我。这一经历让他体会到「标准」和「标签」的限制,并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打破他人加诸的框架,自我定义才是关键。

第二,不要让环境决定自己是谁。

书中提出「世界无好坏之分,是我们的想法赋予它意义」,即我们的心态会决定周遭环境的影响力。

鼓励大家要以平常心面对环境变化,而非被动受制于环境,避免预测未来的负面可能性,例如对年老的恐惧,转而关注日常健康的积极维护。

此外,特别喜爱书中一句话「不要试图去做正确的决定,而要试着让决定变正确」,以一顿餐厅聚餐为例,说明重点不在于挑选「最佳」餐厅,而在于珍惜与亲友共度的时光。当人专注于当下的美好,选择便会自然而然地显得正确。

第三,终究要让自己决定自己是谁。

提醒,人生是一系列的任务,而是否「有趣」或「困难」取决于我们的心态。

日常生活中看似繁琐的家务,例如洗碗,如果视为对爱人的礼物,便能从中获得满足感与愉悦。当人们乐在其中,即便是辛苦的工作也会转化为轻松愉快的体验。

舍基《群体是自身最坏的敌人》是一篇极富洞察力且先见之明的演讲稿。它结合早期互联网社区的教训,总结出大型群体要良性运作所需的结构条件,对今天运营社群、粉丝社区甚至公司团队都有现实指导意义。

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更具体地理解为何规模增长会带来效能失调,以及通过怎样的结构设计加以化解。文章中的丰富案例和规则总结也使其颇具可读性,仿佛一本“社群管理秘籍”。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曾经深信不疑的”常识”正在被一一颠覆。从个人生活到社会结构,从工作方式到价值观念,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或许都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定义。

本期精选的深度文章,将带你一起质疑那些我们从未质疑过的假设,重新定义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

重新定义“做好事”:有效利他主义的理性与人性之争

拯救一个孩子”遇到拯救一万个孩子”的选择题,你会如何抉择?有效利他主义告诉我们,理性计算比情感冲动更能拯救世界,但这种极致的理性是否正在让我们失去人性?这场关于道德的辩论,正在重新定义什么是真正的”善”。

重新定义“健康生活”:为什么意志力不如环境设计

我们一直相信管不住嘴”是意志力不够强,但真相是:你面对的是一场不公平的战争。食品科学家花费数百万美元研究如何让你欲罢不能”,而你却在用19世纪的意志力对抗21世纪的诱惑。真正的健康生活,需要重新定义自控”这个概念。

重新定义“好人”:为什么善良还不够

我是个好人”——这句话就像餐厅唯一的卖点是食物不会让你恶心”。这个世界不关心你是什么样的人,只关心你能提供什么。这篇让人不舒服但可能改变人生的文章,将重新定义个人价值的衡量标准。

重新定义“产品管理”:没有PM的公司如何做出最受欢迎的产品

Linear颠覆了硅谷的传统智慧:没有产品经理军团、不做A/B测试、不设KPI目标,却连续盈利超过两年。他们证明了团队自治的可能性,重新定义了什么是高效的产品开发模式。

重新定义“消费”:我们如何从需求文化走向欲望文化

从文艺复兴的虚荣之火”到现代的购物中心商业大教堂”,消费主义如何重塑了我们对幸福、成功和自我价值的定义?这不仅是一部消费史,更是一面反思现代生活本质的镜子。

为什么要读这期内容?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各种观点和声音淹没,却很少停下来思考:那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真的是对的吗?

文章不会给你标准答案,但会给你更好的问题。

它们会让你:

  • 质疑既定框架:跳出固有思维模式,用全新视角看待熟悉的问题
  • 拥抱复杂性:接受世界的复杂和矛盾,而不是寻求简单的黑白答案
  • 重构认知体:从根本上重新思考个人价值、社会运作和生活意义

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最重要的能力不是找到正确答案,而是问出正确的问题。当我们开始质疑那些习以为常的一切时,真正的成长和突破才会发生。

准备好重新定义你的世界观了吗?

1. 我们的消费社会

中文翻译:

英文原文:https://www.thenandnow.co/2023/03/21/our-consumer-society/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不缺什么,却总觉得要买点什么才安心;刷着社交媒体看到别人的新包、新车,心里莫名涌起一阵焦虑;或者在购物后的短暂快感消退后,又陷入更深的空虚?

欢迎来到我们的消费社会。

这篇文章带你穿越500年消费主义发展史,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商人的虚荣之火”,到今天苹果生态系统的消费代码”。作者Lewis Waller用一个个生动的历史片段,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真相:

我们以为自己在消费商品,其实是商品在消费我们。

从18世纪英国陶瓷商乔赛亚·韦奇伍德发明现代营销术,到弗洛伊德的侄子用心理学理论设计广告,再到今天无处不在的品牌符号——我们的欲望早已不再属于自己,而是被精心编码和操控的产物。

更可怕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浅薄感”的时代:快时尚来去匆匆,电子产品迅速过时,连文化都被标准化生产。我们像换台一样快速切换着生活方式,却再也无法深入任何一种体验。

但这就是全部真相吗?

作者在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也许问题不在于消费本身,而在于我们消费的方式。当我们开始深入思考每一次购买背后的供应链、环境影响和社会意义时,消费就可能从异化走向觉醒。

这不是一篇简单的反消费主义檄文,而是一次关于现代生活本质的深度思辨。读完后,你可能会重新审视自己的每一个消费决定,也可能会发现,真正的自由不是拒绝消费,而是学会有意识地消费。

2.如何让健康饮食成为你的生活常态?

中文翻译:

英文原文:https://jamesclear.com/eat-healthy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刚刚下定决心要健康饮食,结果看到薯片就忍不住拿起一包,然后一吃就停不下来,直到整包都被消灭?

别急着自责意志力不够强。事实上,你面对的是一场不公平的战争——食品科学家们花费数百万美元,专门研究如何让你欲罢不能”。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奇多(Cheetos)被食品科学家称为地球上构造最奇妙的食物之一”,不是因为它营养丰富,而是因为它完美地利用了消失的热量感”——这种蓬松食品在嘴里迅速融化,让你的大脑误以为我几乎没吃什么”,于是你可以一直不停地吃下去。

薯片的嘎吱声”、可乐的气泡量”、奥利奥的脆壳+奶油”组合……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目的就是让你的大脑产生”还想要更多”的冲动。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注定要输掉这场战争。

这篇来自《原子习惯》作者James Clear的深度指南,不会告诉你应该吃什么”(这些你都知道),而是揭示了一个更重要的秘密:环境比意志力更重要

一个简单的医院实验证明了这一点:研究人员只是改变了自助餐厅中饮料的摆放位置——在每个冰箱里都加入矿泉水,并在房间里放置一些装有矿泉水的篮子。结果?汽水销量下降了11.4%,矿泉水销量增加了25.8%。没有任何说教,没有任何提醒,仅仅是改变了环境。

更神奇的是,一个词语的微小改变就能让你更容易拒绝诱惑:当面对垃圾食品时,说我不吃冰淇淋”比说我不能吃冰淇淋”,能让你选择健康食品的概率从39%提升到64%。

为懒惰的你而设计”的环境改造技巧,到绝不连续失误”的宽松原则,这份指南将告诉你如何在不依赖意志力的情况下,让健康饮食成为你的生活常态

3.这个世界只关心它能从你身上得到什么

中文翻译:

英文原文:https://www.cracked.com/blog/6-harsh-truths-that-will-make-you-better-person

阅读前建议:本文带着比较强烈的个人观点,可能会引起不适,请谨慎阅读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困惑:明明自己人品不错,善良诚实,从不伤害别人,可为什么在职场上得不到认可,在感情中总是被拒绝,在生活中感觉不到尊重?

如果你正在经历这种痛苦,那么接下来的内容可能会让你感到不适,但也可能彻底改变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想象一个场景:

你最心爱的人中枪倒在街上,血流不止。这时一个人冲过来说要帮忙动手术。你问他:你是医生吗?”他说:不是,但我是个好人,很诚实,总是很准时,从不说脏话……”

在那个生死关头,你会怎么回应?你会愤怒地吼道:我不在乎你是不是好人!我只需要一个能救命的人!”

这就是成人世界的残酷真相:你每天都在面对这种情况,只不过你是那个拿着小刀却不会动手术的人。

  • 为什么说我是个好人”就像餐厅的唯一卖点是食物不会让你恶心”?
  • 为什么你讨厌自己不是因为自卑,而是因为你什么都没做?
  • 为什么你的内心世界”只有转化为行动才有意义?

这篇来自美国知名网站 Cracked 的爆款文章,用最直白、最刺痛的方式揭示了一个让人不愿承认的事实:这个世界只关心你能提供什么,而不是你是什么样的人。

作者 Jason Pargin 通过6个残酷真相”,彻底颠覆了我们关于做好人就够了”的幻想:

最扎心的是这句话:“你花多少时间在消费别人创造的东西(电视、音乐、游戏),而不是自己创造?只有后者能增加你作为一个人的价值。”

这不是一篇鸡汤文,也不是成功学。这是一面镜子,让你看清楚为什么努力做个好人”还不够,为什么这个世界需要的是能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人。

如果你准备好面对这些让人不舒服但可能改变你人生的真相,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

4.Linear 是如何构建产品的?

中文翻译:

英文原文:https://www.lennysnewsletter.com/p/how-linear-builds-product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一家公司没有传统的产品经理、不做A/B测试、不设KPI目标,还能做出成功的产品吗?

  • 没有产品经理军团,只有一个产品负责人。 他们认为,让PM成为团队的决策者,工程师和设计师只是执行者,这种模式未能充分利用团队的机会和才能”。
  • 没有固定的跨职能团队。 团队为了一个项目而组建,项目完成后立即解散,转向下一个项目。这避免了团队过于专注于特定领域而忽视大局。
  • 没有基于数据指标的目标和A/B测试。 他们更相信基于品味和看法形成的观点”,认为过度关注具体指标容易导致偏离正确方向”。
  • 最特别的是他们的招聘方式: 求职者要经过15天的带薪试用期,参与真实项目,完全融入团队。这不是面试,而是实际工作体验”。
  • Linear的核心理念很简单却很深刻:我们希望项目团队成为PM。” 他们让工程师和设计师既能思考又能执行,就像苹果M1芯片集成CPU、GPU、RAM一样,让团队运行更高效。

Linear 就是这样一个异类”。这家项目管理工具公司不仅被无数团队选择使用,更是连续盈利超过两年,银行现金比风投融资还多,付费营销只花了3.5万美元,员工离职率几乎为零。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Linear 的做法颠覆了硅谷的传统智慧:

CEO Karri Saarinen(一位设计师)用一个生动的比喻解释了他们的哲学:很多公司建立了“类似亨利·福特生产线的产品工厂,每个角色都高度专化,大家更看重生产效率而非产品的工艺和质量。”

这种做法当然有局限性——要求工程师和设计师同时扮演PM角色,找到合适的人才很困难。但正如Karri所说:“有时适当放缓速度会带来更佳的效果,我们通常能够在首次尝试时完成项目。”

Linear 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这个充斥着复杂流程和数据驱动的时代,有时候回归简单、相信团队的判断力和创造力,反而能做出更好的产品。

5.什么是有效利他主义?

中文翻译:

英文原文:https://michaelnotebook.com/eanotes/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真的要做最大的善事”,你会选择捐出一个肾脏给陌生人吗?

这不是一个哲学思辨题,而是真实发生在有效利他主义(EA)践行者身上的故事。他们用数据计算出捐肾的死亡风险只有千分之三,于是认为用自己的1条命去换3000条命是划算”的。

有效利他主义,这个听起来既崇高又陌生的概念,正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数以万计的人。他们中有人将大部分收入捐给慈善机构,有人为了一顿晚餐而陷入道德焦虑,有人甚至因为觉得生孩子“不够有效”而痛苦挣扎。

运用证据和理性来思考如何最大程度地造福他人” ——这个看似完美的理念,为什么会让践行者在买冰淇淋时都要启动“死亡计数器”?为什么一个以做好事”为核心的运动,却可能让人陷入深深的痛苦?

在这篇深度思考中,作者 Michael Nielsen 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既赞赏有效利他主义的道德勇气,也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它的内在矛盾。他用EA柔道”这个生动的比喻,揭示了这场运动如何巧妙地将批评转化为自我完善的动力,却也暴露了它可能存在的根本性问题。

从道德先锋的创新到功利主义的陷阱,从个人痛苦到社会影响,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如何行善”的讨论,更是一次对现代人如何寻找生活意义的深刻反思。

当善意遇上量化,当理性碰撞人性,我们该如何在做最大的好事”和过好自己的生活”之间找到平衡?

【点击查看社群介绍】这个世界一切都有了,您只需要把它找到,用就行了!

隐藏内容为会员内容,前1000名199元终身,满额后改为年费,终身涨价到399元。
© 版权声明
THE END
所有成功都是系统化,而一切失败都是碎片式

vip.jpg

点赞8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