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21】成年人的10种“塑料友谊”

【H721】成年人的10种“塑料友谊”—求知行囊阅览室
【H721】成年人的10种“塑料友谊”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3.9
立即购买
未登录!建议您登陆购买可保存订单,永久查看!
付费阅读
已售 812

【点击查看】如何正确使用求知行囊阅览室

内容不断更新,建议购买会员永久查看

zhuce.jpg

关于Tim Urban写得内容,我们阅览室有多篇,比如:

上面两篇内容,分别讲了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人生伴侣,而在今天的这篇内容中,主题为如何选择自己的朋友,作者把“友谊”从模糊的感觉拆解成一个可被观察和衡量的结构。他用“友谊之山”和“友谊四象限”两个模型,帮我们更清楚地理解:

  1. 朋友分层:从最亲密的第一层,到泛泛之交、熟人、陌生人,每个人的“友谊之山”都不一样,而它往往在25岁之前就已经成型。
  2. 成年后交友困难:因为缺少“无所事事在一起”的时间累积,成年后再结交的朋友,很难进入第一层。
  3. 奇怪的友谊类型:从“只会谈自己”的自恋型,到“历史遗留”的童年伙伴,再到“半婚姻”关系、亦敌亦友……很多成年友谊其实都落在不理想的象限。
  4. 理想的第一象限:既亲密又健康的友谊,是人生真正的“基石”。值得投入时间精力去维系。

用友谊四象限法来衡量人际交往的关系深浅,非常有思考价值。

两个维度:

  • 亲密度(深/浅)
  • 质量(健康/糟糕)

于是得到四个象限:

  1. 深+健康(理想型):人生基石,值得长期投入。
  2. 浅+健康:普通朋友、工作伙伴,可有可无。
  3. 深+糟糕:痛苦的“半婚姻”、有毒的老友。
  4. 浅+糟糕:纯属浪费时间。

关于四象限,我们阅览室之前分享过时间四象限法、财富四象限,和友谊四象限相比较,也是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的。

我今天30多岁了,越来越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更多地反思想要和谁共度时光,我已经摒弃了那些有毒的友谊,默默地放手远离。那些我继续参与其中的,我越来越享受。我不再浪费时间在与那些并非真正朋友的人交往。

筛选:勇敢放手那些落在不理想象限的关系。

聚焦:把时间留给第一层、第一象限的“基石友谊”。

主动:成年人的友谊不再自动发生,需要主动经营。

以我这些年实践所见,并非“大部分不值得结交”,而是很多人不懂怎么筛选优质人脉。

我看过每一期《天网》,每一起绑架案或熟人间的凶杀案,若是说如何可以避免,就是:

一开始就不该在一起玩耍。【这句话很重要】

我写过两个例子,一个是东北的,小伙是农村长大的,但是他爸做生意越做越大,但是他并没有随之更换操作系统,依然跟发小们混在一起,最终让发小绑架撕票了。一个是浙江的,女老师让情人杀了,情人有过前科。

记住一条规律:越是好的人脉,往往越不需要呼朋唤友、姐妹情深。

我认识的所有有效优质人脉,都是:轻社交+长期主义。

△ 轻社交:一年可能都见不到一次面,平时有事儿都是电话解决。很少叨叨叨聊到大半夜,几乎不说废话。但彼此之间每次交流,都能聊到点子上/解决实际问题/给对方提供灵感思路方法论。

△ 长期主义:哪怕对方长时间不联系你,但只要有事喊你,你都乐意帮忙;反之亦然,哪怕你很久没联系对方,但只要是有事儿喊对方,Ta都能及时回应,并积极给你提供帮手。

上述怎么长期维系呢?

1、给予+得到【彼此对等】;

2、价值输出【彼此互补】;

3、双方都是长期主义者,而不是三天热乎劲儿,开始时姐妹情深,没过俩月就给你扔一边、不搭理你了。

尤其双方都有边界感,厌恶被白嫖,也不会白嫖别人。

换言之:拒绝被任何人占便宜,同时也不会去占别人的便宜。

希望大家阅读后,能够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祝阅读愉快~~~

正文内容

在童年、高中乃至大学时代,你很少会“费心经营”友谊。朋友,就像空气和水一样,自然而然地就出现了。

那些年,你活在父母为你规划好的世界里,身边的人也差不多。大家的生活都还没被太多琐事填满,友谊的种子便肆意生长。大学更是友谊的温床,社会学家总结的亲密关系三要素——“地理邻近、不期而遇的互动、以及让人卸下心防的环境”——全都齐了。于是,更多的朋友走进了你的生命。

他们到底是不是“对的人”?你很少去想。在这场友谊的盛宴里,你更像一个被动的食客,而非主动的厨师。

然而,学生时代一结束,你生命中的人便开始自动分层,最终形成一座类似这样的“友谊之山”:

【点击查看社群介绍】这个世界一切都有了,您只需要把它找到,用就行了!

隐藏内容为会员内容,前1000名199元终身,满额后改为年费,终身涨价到399元。
© 版权声明
THE END
所有成功都是系统化,而一切失败都是碎片式

vip.jpg

点赞11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