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不断更新,建议购买会员永久查看
本文为创业商业分类中:方向选择框架的内容,系统学习请点击以下链接:
本文共12014字,读完大概需要30分钟。
这篇内容来自 First Round 的精选文章,汇总了12套寻找创业点子的实战框架。
虽说是寻找创业思路,其实最适合创过业的人阅读,你会更有感触。如果你从未创业,可能会无感,不过看一遍也会留个印象。
比如:
“先选好题,再努力做事,选题比执行更决定结局”
“用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大市场+突破体验四个维度审视你的创业思路”
“去非显而易见的市场找机会:看似拥挤、其实空白;看似小众、其实主流”
“把现实的约束先放一放,再看3-10年后的技术与场景”。等等。
这些方法后来被许多创始人验证,也能帮助还在探索的你把“模糊的灵感”变成“可落地的路径”。
如果你正在思考该做什么,或者是想把一个ideal打磨成真正的产品,这篇文章会给你不少启发,enjoy!
杂志常常将成功创业者的起点过度浪漫化:把敏锐的洞察简单记录在笔记本上;一次偶然的对话就让所有碎片瞬间拼凑完整。表面看来,一切似乎都始于一个”绝妙的想法”——至少,我们一直被引导这样认为。
这些故事仿佛在告诉初次创业者:只需等待灵感的降临——但这显然不是一个可行的策略。而这正是”创业需要灵光一现”这种说法的最大问题。在讲述灵感火花如何点燃成功故事时,从零到一之间那个充满混乱和试错的过程往往被刻意省略。那些所谓的”神来之笔”,其实往往是经过数月甚至数年的专家访谈、不断调整方向,以及无数次”这个行不通”的讨论后才得以成型。
当我们只关注”天才创意”的故事时,就忽略了背后所有艰辛的探索过程。
从发现独特的市场洞察,到预测客户可能的反应,再到评估目标市场的规模,创业者需要完成一长串必须逐一攻克的任务。换句话说,如果你想要找到下一个伟大的创业想法,不能坐等”灵光乍现”,而必须脚踏实地去做功课。
正如我们常说的那样,在创业者开始建造城堡之前,必须先确认自己选对了地基。为了帮助未来的建造者们勘察可能的地块,我们深入挖掘历史档案,精心挑选了来自新手创业者和连续创业者的最佳建议。
这里提供的12种方法,包含了更具体的实操技巧,帮助您逆向解析那些”灵光乍现”的时刻——无论您正处于完全开放的灵感探索阶段,还是已经在思考一个非常具体的创业方向。
点击查看介绍→阅读是入口,清醒是出口,在这里遇见更清醒的自己。
隐藏内容为会员内容,前1000名199元终身,后涨价到399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