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不断更新,建议购买会员永久查看
本文为系列主题策展内容,大家可以系统阅读:
别把最好的商业思维,只留给你的职业生涯。——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一向致力于教导未来的商界精英(MBA)们如何运用管理与创新理论,打造更卓越的企业。但他同样坚信,这些理论模型也能引导人们走向更美好的人生。在本文中,他将深入阐释并探索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几个问题:如何才能在事业上获得幸福感?如何才能让家庭关系成为幸福的永恒源泉?如何才能一生坚持正道、活得正直?
关于第一个问题,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的理论给了我们答案:人生最强大的驱动力并非金钱,而是获得学习、成长、为他人贡献以及成就获得认可的机会。这正是管理这一职业的崇高所在——如果实践得当,没有任何其他职业能像管理一样,为人们提供如此多实现自我的机会。管理并非像许多人想的那样,只是“买卖、投资公司”的资本游戏。
资源分配的原则,能帮助我们在家庭生活中收获幸福。在企业管理中,如果资源分配过程失控,其最终结果很可能会与管理层设定的战略南辕北辙。人生亦是如此:如果你没有清晰的人生目标作为向导,你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就很容易被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短期成就所消耗殆尽,从而忽略了对你而言真正重要的东西。
同理,企业若只盯着边际成本,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而人若如此,则会误入歧途。“下不为例,就这一次”——做一件错事的边际成本,听上去总是那么诱人、那么低。你根本看不到这条歧途最终通向何方。关键在于,你必须明确自己的立场,并在一开始就划定不可逾越的底线。
当2010届的毕业生们入学时,经济一片繁荣,他们对未来的雄心壮志似乎无边无际。然而,仅仅几周之后,经济便急转直下。
在哈佛的两年,他们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世界观和对“成功”的定义。学生们对世界的剧变有着清醒的认识(本文节选的学生观点便体现了这一点)。
那年春天,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班学生邀请了克莱·克里斯坦森(Clay Christensen)教授为他们演讲,但他们不想听教授如何将他的理论应用于未来的职业生涯,而是渴望了解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个人生活。
克里斯坦森教授与大家分享了那些曾帮助他找到人生意义的一系列准则。尽管他的思想根植于深厚的宗教信仰,但我们相信,这些策略对任何人都有借鉴意义。
因此,我们邀请他通过《哈佛商业评论》(HBR)与更广大的读者分享。
【点击查看社群介绍】这个世界一切都有了,您只需要把它找到,用就行了!
隐藏内容为会员内容,前1000名199元终身,满额后改为年费,终身涨价到399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