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不断更新,建议购买会员永久查看
无聊,似乎从人类诞生之初就伴随我们左右。
然而,17世纪法国哲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或许是第一个真正深入挖掘无聊本质的人。
在他的著作《思想录》中,帕斯卡尔敏锐地指出:“人类所有的问题,都源于我们无法独自安静地坐在房间里。”
在帕斯卡尔看来,“无聊”并不仅仅是一种暂时的情绪或心理状态,它有着更为深刻的哲学根源。
他认为,人之所以感到无聊,并非外部世界单调乏味,而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无法面对自身的“虚无”。
无聊本质上是一种存在性的焦虑,它迫使我们直面生命中的空虚、无意义和终极的死亡。
为了逃避这种内在的虚无与不安,人类发明了无数种消遣方式:“猎物、赌博、战争、情感纠葛、权力争夺”,甚至只是日常琐碎事务。帕斯卡尔将这种行为称为“消遣”(divertissement)。
他指出,所有这些活动,其实本质上并非在追求真正的快乐,而只是在逃避我们无法忍受的孤独和静默。
帕斯卡尔精辟地写道:“没有消遣,人类就会陷入绝望,因为他将面对自我,感受到自身的虚无、贫乏、无助、依赖和无用。
与此同时,人类又是如此不幸,他无法忍受对这些事实的凝视。”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忙碌、追求与刺激,本质上并非真正为了快乐,而是为了回避无聊所带来的更深层的存在焦虑。
换句话说,现代人如此恐惧无聊,并非因为无聊本身难以忍受,而是因为在无聊时,我们不得不面对自己内心最深处的空洞与迷惘。
正如帕斯卡尔指出:“人类的心灵无法忍受完全的安静,因为在安静中,我们开始察觉到自身有限的本质和无限的渺小。”
因此,帕斯卡尔所理解的无聊,不仅仅是情绪的波动,更是一种人类永恒的存在困境。
当我们试图逃离无聊时,实际上我们是在逃避与自己的真诚相遇。
正文内容:
【点击查看社群介绍】加入曹哲万人成长社群,装备专属你的成长智库:这个世界一切都有了,您只需要把它找到,用就行了!
隐藏内容为会员内容,想改变先学会付费。先看免费内容,有收获再付费。前1000名199元终身,满额后改为年费,终身涨价到399元。会员务必加微信,拉入群内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