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92】斯多葛主义:治愈现代病的古老良方

【点击查看】如何正确使用求知行囊阅览室

内容不断更新,建议购买会员永久查看

zhuce.jpg

快读 / QUICK READ: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思维不断被欲望、焦虑和愤怒所驱使,让我们偏离目标,使生活变成一连串条件反射。

斯多葛主义帮助我们重获主动权,过滤干扰,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物。在这个总想把我们带离本真的世界里,它指引我们认识自我,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斯多葛主义这一古老哲学体系,阐述其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强调其影响力跨越时空并在现代仍受欢迎。介绍它在应对信息时代问题如欲望、焦虑、愤怒等情绪方面的作用,还提及如何在数字时代践行斯多葛式生活。

1.斯多葛主义虽古老但在不同时代都有影响力,说明其思想具有普遍性和永恒价值。

2.在信息爆炸时代,我们易被欲望、焦虑、愤怒左右,斯多葛主义为应对这些情绪提供了思维方式,反映出哲学对现代生活的指导意义。

3.践行斯多葛式生活强调自我提升需点滴积累,如筛选外界刺激、定期自省等,这体现出对个人成长和内心探索的重视。

正文:

“是时候觉醒了——你的内心蕴藏着比那些操纵你、让你如提线木偶般起舞的外物更为强大、更为神奇的力量。” —— 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

人们可能会被光明蒙蔽双眼,就如同被黑暗遮蔽视线一般。这正是我们当下的处境。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不是信息匮乏,而是信息泛滥。我们迷失在纷繁思潮的风暴中,找不到前行的方向。

这种迷茫是有解药的,而这良方恰恰诞生于远古而非当今这个混沌的时代。这副解药就是斯多葛主义。虽然你一定听说过这个名字,但你可能还不了解这个古老的哲学体系在帮助我们驾驭信息时代的混乱方面有着怎样的独特价值。

斯多葛主义由一位遭遇海难的商人——齐蒂姆的芝诺于公元前4世纪在雅典创立。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经过众多思想家的不断完善,它逐渐发展成为希腊-罗马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哲学流派。

时至今日,我们主要通过三位斯多葛派哲学家留存下来的著作来了解这一学说:塞涅卡、爱比克泰德和马可·奥勒留。这三位哲人各自都经历过人生的磨难:塞涅卡是罗马的剧作家和政治家,不幸被迫担任暴君尼禄的老师;爱比克泰德是一位希腊奴隶,遭受过严酷的折磨,终身跛足;而马可·奥勒留则是罗马帝国全盛时期的皇帝。

尽管身份地位天差地别,这些斯多葛派人却在相同的思想中找到了共鸣,并彼此影响。马可·奥勒留甚至在他的私人日记《沉思录》中提到了爱比克泰德。这是何等令人深思:一个奴隶的哲学竟然影响了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由此可见,他们所分享的智慧确实具有超越阶级的普遍性。

事实上,斯多葛主义的影响力跨越时空,被各个时代的杰出人物所推崇:

  • 美国开国元勋托马斯·杰斐逊和乔治·华盛顿都是其追随者;
  • 纳尔逊·曼德拉用它来支撑自己度过漫长的牢狱之灾;
  • 越战俘虏詹姆斯·斯托克代尔借助它在臭名昭著的“河内希尔顿”集中营中承受酷刑。

此外,斯多葛主义的思想还为多种现代心理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如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法和阿尔伯特·埃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在当今时代,这一古老智慧在华尔街和硅谷等高压环境中依然大受欢迎。

是什么让斯多葛主义在历史长河中始终魅力不减,并使其成为应对数字时代挑战的有力武器?

斯多葛主义是一个涵盖伦理学、逻辑学、认识论、形而上学等多个领域的复杂哲学体系。但作为生活指南,它可以被简单概括为识别和避免干扰的艺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不断受到各种干扰的轰炸,而斯多葛主义恰恰能帮助我们在纷繁中明辨方向,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物。

斯多葛派认为,时间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因为它是一切的基础,也是我们唯一无法创造更多的东西。然而讽刺的是,我们却常常像挥霍最廉价的商品一样浪费时间

塞涅卡指出,正是因为我们浪费时间,才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在塞涅卡看来,虚度光阴的人并非真正地活着。

一、我们该如何避免虚度时光,开始真正的人生?

斯多葛派认为,要充分利用时间,首要之务就是远离干扰。而最大的干扰莫过于那些我们无法掌控的事物。既然这些事物不会因我们的关注而改变,那么投入的注意力就是徒劳

外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在我们无法掌控的力量驱使下不断变化,然而我们却常常把希望寄托在这些事物上,仿佛它们永恒不变。

  • 我们在他人善变如风的评价中寻求认可,为转瞬即逝的时尚和容颜感到自得。
  • 我们用正在缓慢腐朽的房车、逐渐失去光泽的饰品来衡量自我价值。
  • 我们的情绪随着天气、股市或是心仪球队的战绩起伏不定,而这些都遵循着我们无法参透的命运。
  • 我们在瞬息万变中追寻幸福,结果只换来转瞬即逝的欢愉。

将幸福建立在无法把握的事物之上,就是把命运的缰绳交到他人手中,也就永远无法真正掌控自己的幸福。当我们执着于无法改变的事物时,也就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

要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中寻得永恒的安宁,我们只有一条出路:在唯一可以完全掌控的领域——自己的品格中寻求价值。

斯多葛派常用射箭来作比:射手能够控制自己如何瞄准和射击,却无法掌控可能让箭矢偏离的风向。因此,射手唯一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做好瞄准和射击,而不是箭一旦离弦后会发生什么。

对斯多葛派而言,救赎之道不在于那个无法掌控的外部世界,而在于我们可以掌控的内心世界。

我们无法掌控亲人的命运,也无法阻止自己身体的衰老,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对这些事情的认知来掌控自己的感受。

情绪管理是斯多葛主义的核心所在。在所有我们能够应对的干扰中,最具破坏性的莫过于那些不受欢迎的情绪,斯多葛派称之为“激情”。他们深刻认识到,往往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事物的感受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伤害。恐惧的威力往往超过恐惧对象本身,愤怒比激怒我们的事物更具破坏性,仇恨的毒性比被仇恨的对象更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三种情绪会给我们的生活徒增压力:欲望、愤怒和焦虑。在这个数字时代,这三种情绪都已演变成特殊的问题,而斯多葛主义恰好为我们提供了应对之道。

让我们从欲望开始,看看斯多葛派是如何处理这些情绪的。

二、欲望

人类的生存挑战正在悄然转变:从与饥饿的抗争演变为与成瘾的搏斗。我们被层出不穷的舒适与便利所包围,甚至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一样,另一样就已经摆在了面前

当今的网络生态系统主要通过操控我们的多巴胺奖励机制来控制我们。这种机制建立在斯金纳箱的心理学原理之上:只要偶尔用食物奖励老鼠拉杆的行为,就能让它们终生重复这个动作。

同样地,网络通过制造欲望再诱导追逐的方式,让我们不断点击。几乎每个页面都布满了广告、标题党、精准推送、悬念视频、煽动性言论,或者承诺只要输入几个字并点击“发送”就能获得片刻的社会认可。

我们之所以容易被这些干扰所吸引,是因为我们本能地渴望逃避。这些干扰帮我们暂时忘却烦恼,却也让我们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机会。

如果我们让注意力被任何看似有趣的事物牵着鼻子走,就会在人生道路上绕太多弯路,最终偏离真正想要的人生轨迹。当我们试图追逐一切时,实际上什么也抓不住。

因此,在当今困扰我们的所有情绪中,欲望最需要被驾驭,因为它决定了我们追求什么,进而决定了我们的人生走向。可以说,欲望即命运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被欲望牵着鼻子走?如何避免陷入到处奔波却一无所获的困境?

关键在于首先认识到:我们常常被诱导产生对那些实际上既不需要、也不会带来真正快乐或帮助的事物的欲望

得到渴望之物时的感受,从来都不如渴望时想象的那么美好;欲望带来的不是获得后的快乐,而是被剥夺时的痛苦

更重要的是,欲望越多,我们就越容易受制于外部力量,因为这些力量随时可能夺走我们渴望的对象。因此,欲望越多,我们就越容易遭受挫折和失望。

斯多葛派深谙:真正的满足感不在于变幻莫测的外部世界能给予我们什么,而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身为世界首富的马可·奥勒留在笔记中写道:

其他斯多葛派哲人也持相同观点:

节制(sophrosyne)是斯多葛主义四大美德之一。与追求享乐的伊壁鸠鲁派不同,斯多葛派主张克制欲望,因为他们明白:只有当我们学会放下那些以为必需的东西时,才能发现它们其实并非必需

这个问题在当今时代尤为突出。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刷视频、刷推特,仅仅是因为我们能这样做。事实上,如果没有这些机械性的行为,我们的生活不会变得贫乏,反而会更加充实。

因此,斯多葛派建议我们审视那些吸引我们的事物,扪心自问:我们是真的需要它们,还是仅仅被诱导出了这种需求?当你想要点开又一个猫咪视频时,不妨问问自己:这真的能让你更快乐或改善生活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种欲望就只是一个干扰,应该置之不理——反正很快就会被遗忘。

斯多葛派减少欲望的一个妙方是珍惜现有。

我们追逐新事物,往往是因为忘记了已有之物的价值。如果我们能重新发现并珍惜那些已经习以为常的事物——比如健康、家庭和亲人这些简单而本质的东西,就能填补内心的空虚,而不是靠无休止地追逐多巴胺来填补

对已有之物的感恩能治愈对未得之物的渴望。当你不再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追逐那些不会带来真正快乐的事物上时,你就能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物。

三、焦虑

在这个信息时代,即便你不想看某些内容,网络也会强行将它呈现在你面前。你本想查个天气,却不得不看到一则关于屠杀的新闻。

人类天生对负面信息更敏感,因为这关乎生存。这种负面偏见促使那些渴望关注的人不断制造负面新闻。结果就是,网络世界充斥着末日预言和悲剧故事。

持续接触负面新闻让我们陷入焦虑,而这正中某些人的下怀——当我们担心恐怖主义时,就更可能点击相关报道。负面性就这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充满残酷。坏消息从未间断。斯多葛派深谙世事之艰难:

在这个处处与愿违的世界里,如果让自己为每件不如意的事都忧心忡忡,生活必将成为一幅由悲剧编织而成的挂毯。

斯多葛派认为,负面情绪往往比引发它的事物本身更具破坏性。焦虑就是如此,它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放大问题的影响。

要避免因忧虑而加重困扰,我们必须学会掌控自己的反应。首先要认识到:对于无法控制的事物,我们没有义务去评判。无需判定其好坏,也无需与假设的可能性作比较

斯多葛派提出“命运之爱”(amor fati)的理念:与其将超出掌控的事件评判为好坏,不如视之为必然,进而坦然接受它们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这并非提倡消极被动。我们应该努力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但解决之道不在于焦虑,而在于接受现实,未雨绸缪,适时应对。

与其忧心未来,不如专注当下力所能及之事。焦虑源于思维,要消除焦虑,就得改变思维方式。

我发现一个实用的技巧:在表达感受时加上“我认为”或“我感觉”,以区分主观感受和客观现实。与其说“今天真糟糕”,不如说“我觉得今天很糟糕”。这样就改变了问题的本质:问题不在于这一天,而在于你对它的认知。显然,改变认知比改变世界容易得多

作为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经常要应对战争、瘟疫、洪水、饥荒和背叛,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摆脱了焦虑。不,应该说是我主动抛弃了它,因为它存在于我的内心,存在于我的认知中,而非外部世界。”

四、愤怒

斯多葛主义能够应对焦虑和欲望,但它如何化解数字时代大规模制造的第三种分心情绪,也是最难驾驭的一种:愤怒?

在网络世界中,愤怒是我们最容易被煽动的情绪之一。我们不仅要面对那些蓄意激怒我们以达到控制目的的人——比如散布煽动性宣传的政客、制造愤怒话题的记者、恶意挑衅的网络喷子,还要应对大量无意中惹人生气的人,他们或是说谎,或是无知,或仅仅是举止粗鲁。

斯多葛派认为,和其他情绪一样,愤怒对自己的伤害远超过引发愤怒的事物本身;它就像一种会腐蚀自身容器的强酸。愤怒不仅让人痛苦,还会分散注意力,消耗我们的时间和心灵的平静。更糟的是,愤怒会驱使我们做出反击,这往往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尤其是在网络上。如果你以“以牙还牙”的方式回应网络喷子的挑衅,很快就会陷入一场无意义的口水战,浪费更多时间,失去更多心灵的宁静。

塞涅卡认为“报复”的冲动实在荒谬。

爱比克泰德指出,愤怒不仅会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还会让我们轻易落入他人的操控之中。

要避免被这个时代无处不在的挑衅所煽动,我们必须认识到:那些窃取我们时间和心灵平静的人,只有在我们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得逞,因为我们才是自己情绪的最终把关人。

就像吸血鬼一样,时间吸血鬼只有在你邀请时才能进入你的生活。

那么,我们该如何收回这个邀请?

首先要明白,无论我们作何感受,总会有人做出令人愤怒的事。

斯多葛派有一个概念叫“未来之恶的预想”(futurorum malorum præmeditatio),在现代认知行为疗法中被称为“消极想象”。这种方法要求我们通过预想最坏情况来调节对世界的期望,从而做好心理准备。

马可·奥勒留每天早晨都会进行这样的消极想象,预想自己将遇到令人生气的人。“每天早晨醒来时,告诉自己:今天遇到的人可能会爱管闲事、忘恩负义、傲慢自大、不诚实、心怀嫉妒、脾气暴躁。”

预期会遇到考验耐心的人,反而能让我们更有耐心,因为我们开始认识到令人愤怒的行为本质:这不是反常现象,而是必然发生的事。预料到某种情绪的到来,往往能削弱它对我们的影响。

与其把精力浪费在“纠正”那些激怒你的人身上——这本就是徒劳的,不如专注于完善自己。

最好的报复,就是成为一个斯多葛派。

但具体该怎么做呢?

五、如何践行斯多葛式的生活

我们已经了解了斯多葛派的思维方式,那么在这个数字时代,如何践行斯多葛式的生活呢?

斯多葛派认为,自我提升不在于行为的剧烈转变,而在于多年来点滴的、持续的积累。因此,培养富有成效的习惯至关重要。

斯多葛主义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人会变成自己经常接触的样子。

因此,要塑造心智,就要筛选外界刺激

在这个被图像和思想淹没的时代,这一点尤为重要。

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我们主动掌控接触的信息,否则就会沦为环境的奴隶,任由潮流摆布

幸运的是,我们也比以往拥有更多选择信息的方式,比如筛选信息源,选择可以影响我们思维的人。

但斯多葛主义不仅仅教导我们如何避免干扰,更重要的是指导我们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物。对斯多葛派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个人品格的塑造。

六、如何专注于培养自己的品格

斯多葛派主张定期自省。他们主要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实现这一点,每天花几分钟的时间,问自己一些关于自我的问题。

斯多葛派还建议我们问自己一些其他有益的问题,比如:

  • “明天的计划是什么?”
  • “昨天的目标完成得如何?”
  • “什么是真正重要的?”“我该感恩什么?”
  • “年底前我想实现什么?”
  • “我最大的恐惧是什么?”
  • “如果保持今天这样的行动模式,十年后我会在何方?”

每天进行这样的自问有助于我们理解并掌控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这也让我们能够未雨绸缪,主动设计生活,而不是像风中落叶般随波逐流。

马可·奥勒留习惯清晨写日记,借此规划一天的行程。(他的日记即《沉思录》)他通过写日记来认识自己,设定当天的目标和实现步骤。不妨尝试这种方式,而不是像大多数人那样一醒来就刷社交媒体——那只会让陌生人主导你的生活节奏。

在这个时代,定期独处思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我们太多时间都在关注外界,盯着闪烁的屏幕,以至于与自己的内心渐行渐远。如果连自己都无法专注,又怎能避免外界的干扰

通过写日记来审视自我,我们能够规划人生轨迹,衡量个人进步。当我们专注于自我提升时,面临的困难就不再是毫无意义的悲剧,而是检验自我、评估人生进展的机会:这就是对我们品格的锤炼。

古代的斯多葛派人无法想象我们今天的世界。然而,他们两千年前创立的哲学如今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现实意义。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思维不断被欲望、焦虑和愤怒所驱使,让我们偏离目标,使生活变成一连串条件反射。

斯多葛主义帮助我们重获主动权,过滤干扰,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物。在这个总想把我们带离本真的世界里,它指引我们认识自我,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这就是我选择成为斯多葛派的原因,也是我建议你也这样做的理由。

原文:https://www.gurwinder.blog/p/stoicism-the-ancient-remedy-to-the

【点击查看社群介绍】加入曹哲万人成长社群,装备专属你的成长智库:这个世界一切都有了,您只需要把它找到,用就行了!

隐藏内容为会员内容,想改变先学会付费。先看免费内容,有收获再付费。前1000名199元终身,满额后改为年费,终身涨价到399元。会员务必加微信,拉入群内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 版权声明
THE END
所有成功都是系统化,而一切失败都是碎片式

vip.jpg

点赞104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