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不断更新,建议购买会员永久查看
快读 / QUICK READ: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思维不断被欲望、焦虑和愤怒所驱使,让我们偏离目标,使生活变成一连串条件反射。
斯多葛主义帮助我们重获主动权,过滤干扰,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物。在这个总想把我们带离本真的世界里,它指引我们认识自我,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斯多葛主义这一古老哲学体系,阐述其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强调其影响力跨越时空并在现代仍受欢迎。介绍它在应对信息时代问题如欲望、焦虑、愤怒等情绪方面的作用,还提及如何在数字时代践行斯多葛式生活。
1.斯多葛主义虽古老但在不同时代都有影响力,说明其思想具有普遍性和永恒价值。
2.在信息爆炸时代,我们易被欲望、焦虑、愤怒左右,斯多葛主义为应对这些情绪提供了思维方式,反映出哲学对现代生活的指导意义。
3.践行斯多葛式生活强调自我提升需点滴积累,如筛选外界刺激、定期自省等,这体现出对个人成长和内心探索的重视。
正文:
“是时候觉醒了——你的内心蕴藏着比那些操纵你、让你如提线木偶般起舞的外物更为强大、更为神奇的力量。” —— 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
人们可能会被光明蒙蔽双眼,就如同被黑暗遮蔽视线一般。这正是我们当下的处境。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不是信息匮乏,而是信息泛滥。我们迷失在纷繁思潮的风暴中,找不到前行的方向。
这种迷茫是有解药的,而这良方恰恰诞生于远古而非当今这个混沌的时代。这副解药就是斯多葛主义。虽然你一定听说过这个名字,但你可能还不了解这个古老的哲学体系在帮助我们驾驭信息时代的混乱方面有着怎样的独特价值。
斯多葛主义由一位遭遇海难的商人——齐蒂姆的芝诺于公元前4世纪在雅典创立。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经过众多思想家的不断完善,它逐渐发展成为希腊-罗马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哲学流派。
时至今日,我们主要通过三位斯多葛派哲学家留存下来的著作来了解这一学说:塞涅卡、爱比克泰德和马可·奥勒留。这三位哲人各自都经历过人生的磨难:塞涅卡是罗马的剧作家和政治家,不幸被迫担任暴君尼禄的老师;爱比克泰德是一位希腊奴隶,遭受过严酷的折磨,终身跛足;而马可·奥勒留则是罗马帝国全盛时期的皇帝。
尽管身份地位天差地别,这些斯多葛派人却在相同的思想中找到了共鸣,并彼此影响。马可·奥勒留甚至在他的私人日记《沉思录》中提到了爱比克泰德。这是何等令人深思:一个奴隶的哲学竟然影响了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由此可见,他们所分享的智慧确实具有超越阶级的普遍性。
事实上,斯多葛主义的影响力跨越时空,被各个时代的杰出人物所推崇:
- 美国开国元勋托马斯·杰斐逊和乔治·华盛顿都是其追随者;
- 纳尔逊·曼德拉用它来支撑自己度过漫长的牢狱之灾;
- 越战俘虏詹姆斯·斯托克代尔借助它在臭名昭著的“河内希尔顿”集中营中承受酷刑。
此外,斯多葛主义的思想还为多种现代心理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如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法和阿尔伯特·埃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在当今时代,这一古老智慧在华尔街和硅谷等高压环境中依然大受欢迎。
是什么让斯多葛主义在历史长河中始终魅力不减,并使其成为应对数字时代挑战的有力武器?
斯多葛主义是一个涵盖伦理学、逻辑学、认识论、形而上学等多个领域的复杂哲学体系。但作为生活指南,它可以被简单概括为识别和避免干扰的艺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不断受到各种干扰的轰炸,而斯多葛主义恰恰能帮助我们在纷繁中明辨方向,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物。
斯多葛派认为,时间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因为它是一切的基础,也是我们唯一无法创造更多的东西。然而讽刺的是,我们却常常像挥霍最廉价的商品一样浪费时间。
“人们在守护个人财产时精打细算,但一谈到时间,却在最该珍惜的事物上肆意挥霍。”——塞涅卡(Seneca)
塞涅卡指出,正是因为我们浪费时间,才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我们总是抱怨生命短暂,行事却好像永远不会有尽头。”
在塞涅卡看来,虚度光阴的人并非真正地活着。
“你害怕死亡,但扪心自问,你现在过的生活与死亡又有何异?”
一、我们该如何避免虚度时光,开始真正的人生?
斯多葛派认为,要充分利用时间,首要之务就是远离干扰。而最大的干扰莫过于那些我们无法掌控的事物。既然这些事物不会因我们的关注而改变,那么投入的注意力就是徒劳。
外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在我们无法掌控的力量驱使下不断变化,然而我们却常常把希望寄托在这些事物上,仿佛它们永恒不变。
- 我们在他人善变如风的评价中寻求认可,为转瞬即逝的时尚和容颜感到自得。
- 我们用正在缓慢腐朽的房车、逐渐失去光泽的饰品来衡量自我价值。
- 我们的情绪随着天气、股市或是心仪球队的战绩起伏不定,而这些都遵循着我们无法参透的命运。
- 我们在瞬息万变中追寻幸福,结果只换来转瞬即逝的欢愉。
将幸福建立在无法把握的事物之上,就是把命运的缰绳交到他人手中,也就永远无法真正掌控自己的幸福。当我们执着于无法改变的事物时,也就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
“我们越是在意那些无法掌控的事物,就越是丧失对生活的掌控。” —— 古罗马斯多葛派哲学家爱比克泰德(Epictetus)
要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中寻得永恒的安宁,我们只有一条出路:在唯一可以完全掌控的领域——自己的品格中寻求价值。
斯多葛派常用射箭来作比:射手能够控制自己如何瞄准和射击,却无法掌控可能让箭矢偏离的风向。因此,射手唯一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做好瞄准和射击,而不是箭一旦离弦后会发生什么。
对斯多葛派而言,救赎之道不在于那个无法掌控的外部世界,而在于我们可以掌控的内心世界。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你如何应对。” —— 爱比克泰德(Epictetus)
我们无法掌控亲人的命运,也无法阻止自己身体的衰老,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对这些事情的认知来掌控自己的感受。
情绪管理是斯多葛主义的核心所在。在所有我们能够应对的干扰中,最具破坏性的莫过于那些不受欢迎的情绪,斯多葛派称之为“激情”。他们深刻认识到,往往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事物的感受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伤害。恐惧的威力往往超过恐惧对象本身,愤怒比激怒我们的事物更具破坏性,仇恨的毒性比被仇恨的对象更强。
“折磨我们的不是生活中发生的事,而是我们对这些事的判断。” —— 爱比克泰德(Epictetus)
“想象中的痛苦远甚于现实。” —— 塞涅卡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三种情绪会给我们的生活徒增压力:欲望、愤怒和焦虑。在这个数字时代,这三种情绪都已演变成特殊的问题,而斯多葛主义恰好为我们提供了应对之道。
让我们从欲望开始,看看斯多葛派是如何处理这些情绪的。
二、欲望
人类的生存挑战正在悄然转变:从与饥饿的抗争演变为与成瘾的搏斗。我们被层出不穷的舒适与便利所包围,甚至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一样,另一样就已经摆在了面前。
当今的网络生态系统主要通过操控我们的多巴胺奖励机制来控制我们。这种机制建立在斯金纳箱的心理学原理之上:只要偶尔用食物奖励老鼠拉杆的行为,就能让它们终生重复这个动作。
同样地,网络通过制造欲望再诱导追逐的方式,让我们不断点击。几乎每个页面都布满了广告、标题党、精准推送、悬念视频、煽动性言论,或者承诺只要输入几个字并点击“发送”就能获得片刻的社会认可。
我们之所以容易被这些干扰所吸引,是因为我们本能地渴望逃避。这些干扰帮我们暂时忘却烦恼,却也让我们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机会。
如果我们让注意力被任何看似有趣的事物牵着鼻子走,就会在人生道路上绕太多弯路,最终偏离真正想要的人生轨迹。当我们试图追逐一切时,实际上什么也抓不住。
“无处不在,就等于哪里都不在。” ——塞涅卡
因此,在当今困扰我们的所有情绪中,欲望最需要被驾驭,因为它决定了我们追求什么,进而决定了我们的人生走向。可以说,欲望即命运。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被欲望牵着鼻子走?如何避免陷入到处奔波却一无所获的困境?
关键在于首先认识到:我们常常被诱导产生对那些实际上既不需要、也不会带来真正快乐或帮助的事物的欲望。
得到渴望之物时的感受,从来都不如渴望时想象的那么美好;欲望带来的不是获得后的快乐,而是被剥夺时的痛苦。
更重要的是,欲望越多,我们就越容易受制于外部力量,因为这些力量随时可能夺走我们渴望的对象。因此,欲望越多,我们就越容易遭受挫折和失望。
斯多葛派深谙:真正的满足感不在于变幻莫测的外部世界能给予我们什么,而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身为世界首富的马可·奥勒留在笔记中写道:
“幸福生活所需甚少;一切尽在你心,关键在于如何思考。”
其他斯多葛派哲人也持相同观点:
“贫穷的不是拥有太少的人,而是欲望太多的人。” —— 塞涅卡
“财富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需求多少。” —— 爱比克泰德
节制(sophrosyne)是斯多葛主义四大美德之一。与追求享乐的伊壁鸠鲁派不同,斯多葛派主张克制欲望,因为他们明白:只有当我们学会放下那些以为必需的东西时,才能发现它们其实并非必需。
“直到开始戒断,我们才意识到许多东西有多么可有可无。我们使用它们,不是因为需要,而是因为拥有。” —— 塞涅卡
这个问题在当今时代尤为突出。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刷视频、刷推特,仅仅是因为我们能这样做。事实上,如果没有这些机械性的行为,我们的生活不会变得贫乏,反而会更加充实。
因此,斯多葛派建议我们审视那些吸引我们的事物,扪心自问:我们是真的需要它们,还是仅仅被诱导出了这种需求?当你想要点开又一个猫咪视频时,不妨问问自己:这真的能让你更快乐或改善生活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种欲望就只是一个干扰,应该置之不理——反正很快就会被遗忘。
斯多葛派减少欲望的一个妙方是珍惜现有。
我们追逐新事物,往往是因为忘记了已有之物的价值。如果我们能重新发现并珍惜那些已经习以为常的事物——比如健康、家庭和亲人这些简单而本质的东西,就能填补内心的空虚,而不是靠无休止地追逐多巴胺来填补。
“与其沉迷于对未得之物的幻想,不如细数你已拥有的福分,并时常提醒自己:若失去这些,你会多么渴望重获它们。” —— 马可·奥勒留
对已有之物的感恩能治愈对未得之物的渴望。当你不再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追逐那些不会带来真正快乐的事物上时,你就能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物。
“学会简单生活,就能为真正重要的事物腾出空间。” —— 塞涅卡
三、焦虑
【点击查看社群介绍】加入曹哲万人成长社群,装备专属你的成长智库:这个世界一切都有了,您只需要把它找到,用就行了!
隐藏内容为会员内容,想改变先学会付费。先看免费内容,有收获再付费。前1000名199元终身,满额后改为年费,终身涨价到399元。会员务必加微信,拉入群内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