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831】他们是如何阅读的?

【H831】他们是如何阅读的?—求知行囊阅览室
【H831】他们是如何阅读的?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3.9
立即购买
未登录!建议您登陆购买可保存订单,永久查看!
付费阅读
已售 1580

点击查看→如何正确使用求知行囊阅览室

内容不断更新,建议购买会员永久查看

zhuce.jpg

本文为系列主题策展内容,大家可以系统阅读:

这篇文章汇集了中国三位学术巨匠——朱光潜、冯友兰与钱钟书的阅读心法,在今年的世界阅读日,我们一窥大师们如何与书籍对话、如何将浩如烟海的文字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血肉。

冯友兰先生八十年读书生涯的四点经验——”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构建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阅读进阶体系。特别是他对”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不尽理”的阐述,揭示了阅读的终极目标不是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是要透过层层帷幕,触及事物的本质。他那句”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的警句,更是道出了阅读的真谛。

钱钟书先生的读书方法则展现了另一种学术匠心。他不迷信”过目不忘”的神话,而是通过反复阅读、勤做笔记来强化记忆。那句”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的洞见,提醒我们真正的阅读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

朱光潜先生的阅读之道则强调了审美与思考的结合,他教导我们如何在阅读中保持独立思考,如何让书本知识与个人经验相互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感悟。

三位大师的阅读方法虽各具特色,却都指向同一个核心:阅读不是为了囤积知识,而是为了转化思想。他们教会我们,真正的阅读不在于读过多少书,而在于我们能否将书中智慧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成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信息爆炸但深度阅读日渐稀缺的时代,我们需要重新思考:阅读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该如何与书籍建立真正的对话关系?

正文

冯友兰:我八十年的四个读书经验

点击查看介绍→阅读是入口,清醒是出口,在这里遇见更清醒的自己。

隐藏内容为会员内容,前1000名199元终身,后涨价到399元。

© 版权声明
THE END
所有成功都是系统化,而一切失败都是碎片式

vip.jpg

点赞36 分享

内容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