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不断更新,建议购买会员永久查看
这是一篇读进去就会欲罢不能的内容,它是社会学家安德鲁·阿伯特在一次大会上的演讲稿。
整个内容结构非常严谨,有很完善的框架。每一部分读完都会引起我很多思考和感受。
全文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于“知识”的理解。
如今知识变得高度商品化,我们也默认知识就是一种可购买的商品。比如,书籍、课程,都是要付费购买的。
但是作者一针见血的指出,知识核心在于求知(knowing)的过程,而不是知识本身(knowledge)。
求知的过程需要我们进行广泛的阅读,在大脑中对概念、观点、事实进行联想式思考,进而形成自己完整的认知体系。
当我们读完很多内容,不停的勾勾画画,但是并没有深入思考时,那这些知识就并不真正属于你。
我们的时代在不断进步,我们普遍认为知识的获取越来越容易了。生成式 AI 的出现,更是大大加剧了这种认知。
但是,这些知识到底属于谁?安德鲁·阿伯特明确的提出,这些都是知识都隐藏在商品中,求知者其实是 AI,不是我们,我们只是检索者。
演讲中还有很多让我耳目一新的观点,非常非常值得反复阅读。
引申阅读:
正文内容:
感谢弗兰岑(Martina Franzen)博士的介绍。今天能站在这里,面对这样一群才华横溢的听众,让我感到既激动又荣幸。
时间紧迫,我就不再做更多的开场白,直接进入主题。对不起,我没有用德语演讲,因为我的德语水平有限。
今晚,我想分享的是这样一个观点:
历史上不同规模和时期的力量汇聚在一起,似乎突然给专业知识的本质带来了危机。这些力量中,有些是新兴的,有些则源远流长,它们的结合复杂难解。我希望通过细致地分类这些力量,并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全面剖析专业知识的现状。
熟悉我工作的人会知道,我通常采用的是过程论的分析方法。我会将现状拆解为几个不同的、具有各自时间特性的过程,并利用这种拆解来找到可能的干预点。
一、并无革命
不过,首先,我要强调的是,我不认为现在正经历着什么“知识革命”。 把我们置身于某种革命性时期的想法,其实是知识界各派系的一种意识形态。
这些团体希望推动或迫使他人支持他们对未来的特定构想,这些构想与知识本身关系不大,却与资本主义紧密相连。
在学术界内部,对“创新”、“创造力”和“卓越”的热衷,实际上是管理意识形态在智识生活中的机械而不恰当的应用。
无疑,我们的技术进步非常迅猛,但基础科学的发展却慢了许多。在许多领域,我们依然依赖着上个世纪初的基础科学成果,如量子力学、板块构造论、新生物进化论和文化相对论等,而这些都是20世纪上半叶的理论。
相比之下,我认为近年来基础研究并没有取得显著的进展。
【点击查看社群介绍】加入曹哲万人成长社群,装备专属你的成长智库:这个世界一切都有了,您只需要把它找到,用就行了!
隐藏内容为会员内容,想改变先学会付费。先看免费内容,有收获再付费。前1000名199元终身,满额后改为年费,终身涨价到399元。会员务必加微信,拉入群内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评论内容